《回乡偶书》里的故事
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,如饥似渴地在外求学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成为秀才,中得进士,最终金榜题名成为状元。皇帝命他在朝为官。
离别家乡多年,贺知章给家乡写了很多首诗,直到八十六岁才辞官回乡。
杨柳依依,大雁南飞。贺知章坐在马车中,归心似箭,日行千里。就连车夫都不忍问道:“老爷,这车速行吗?恐怕您这身子骨受不了吧?”贺知章急不可待地说:“不行!给我加快速度,全速前进。”
路上,贺知章听见了家乡的口音,感觉格外亲切。两旁似曾相识的景物,让贺知章不禁想起这些年在外为官的艰辛和不易。
顺着蜿蜒的小径,贺知章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渺渺炊烟,命车夫停车。车夫不解地问道:“老爷,您不是着急走吗?怎么突然停下来了?”贺知章摸摸白花花的胡须,说:“是这熟悉又陌生的一草一木牵绊住了我,也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。”贺知章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向村口走去。
远远的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耳中。贺知章走近一看,原来有几个小孩蹦蹦跳跳地玩捉迷藏。贺知章时兴起,上前去逗弄小孩。一个小孩说:“敢问大官从何处来?”贺知章说:“我就是永兴人呀!”儿童们听了笑嘻嘻地问:“可我们怎么没见过你?你是从县城来的吗?”“对了。”贺知章说。又一个小孩说:“那你为什么不在那里安家,那可好了!"贺知章说:“因为树高千尺,落叶归根。更何况我们人呢!”“我听我爷爷说,在京城有个大官,是我们这的人叫贺知章,应该是您吧!”“对了。”贺知章说。“老爷爷,你先住我家吧!”一个孩子说。“好。”贺知章说
晚上他来 了兴趣,写了《回乡偶书》这首诗: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本文地址:《回乡偶书》里的故事